你在这里

再上天竺取西經

admin 星期三, 01/30/2013 - 16:06 发布
香港文匯報
再上天竺取西經

 

——「從西天到中土」上海揭幕

2010第八屆上海雙年展「巡迴排演」第五幕—「從西天到中土」(West Heavens)於10月23日在上海揭幕,這是中國與印度兩大文明古國間首次就當代藝術與學術進行全方位深入交流。

■香港文匯報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

展覽策展人、中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香港漢雅軒畫廊藝術總監張頌仁指出,在百年西化的意識形態革命之後,再訪天竺可以喚醒中國自我改造的歷史記憶;在想像世界版圖的「西方」之時,記得尚有一個離感官更遠而腳程更近的「西天」。

藝術交流 思想碰撞

「從西天到中土」是藝術與學術雙軌並行的文化交流方案,由中國美術學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和香港漢雅軒發起,旨在從當代藝術與學術思想兩個角度去親近印度,進行視覺文化和亞洲現代性的文化比較。交流計劃包括一個17人的展覽(12位印度藝術家及5位中國藝術家),和一系列的講座與對話(有7位印度國際著名思想家分別來華)。所有的活動將於即日起至12月20日在上海舉行。

近年,中、印兩國的藝術品市場非常熱鬧,但兩國的藝術交流僅局限於偶爾為之的國際雙年展;再加上中外藝術展覽大多是作品易地展出,藝術家間更鮮有「對話」機會。因此,這次交流,12位印度藝術家和5位中國藝術家的聯合展覽以中國觀眾作為對話方,呈現印度藝術家對中國的想像與慾望,也可稱得上是別具一格的「文化試驗」。

展覽以「地」、「時」、「戲」為主題,分別寓意地域、歷史和創造性。「地」象徵關注地域間的特徵和差異,並表示願意投入到新的未知情境中。「時」寓意「過程」——對「地」的關注需經過探討後達到,而探討的過程亦會促成雙方藝術家重新思考多元的歷史時間,在繼承傳統的同時,直面當下的政治、經濟、藝術環境。「戲」則呈現出生命的活力。在關注文化大主題時,往往會喪失藝術家的「遊戲」天性,以「戲」為主題之一,旨在鼓勵兩國藝術家盡情發揮藝術天性,創造更為生動而直入人心的作品。

受邀在活動期間來華演講的印度學者們都在國際學術界享有盛名。其中,杜贊奇是研究中國歷史的專家,其他幾位學者無論是否在印度長居,其知識構成都深深植根於印度社會與歷史中。這些印度學者年齡橫跨三代,包括了1937年出生、上世紀80年代就已在國際上赫赫有名的老將阿希斯.南迪,在印度與國際思想界備受尊重的帕沙.查特吉,以及1990年以後以結構主義翻譯理論成名、壯年一代的文化理論家特賈斯維莉.尼南賈納等。

西方與西天

張頌仁如是闡述「從西天到中土」的含義。他指出,中國走上現代化道路已逾一世紀,卻總是擺脫不了歐美的想像世界,話語總是固定在「東西」和「中西」的維度上,各種自強運動的結果,亦脫不了西方制度的模式。但作為昔日典範的歐美,於今日中國之國情,已不適宜無條件借鑒。我們必須放眼其他的發展經驗。

亞洲國家中,在現代化道路上與中國採取截然不同的途徑,但在「富強」標準上又是成就可觀的例案,非印度莫屬。張頌仁認為,印度與中國在現代境遇中相遇,不獨是現代西化大潮的因緣所致。遠在西風東漸之前,中土唯一一次文化大變革就來自漢唐的佛教東渡。佛學來華雖然遠未有近百年西洋革命來得慘烈,但其深遠的影響,也要歷數百年的反芻,直至宋代才被徹底消化。在百年西化的意識形態革命之後,再訪天竺可以喚醒中國自我改造的歷史記憶,在想像世界版圖的「西方」時,記得尚有一個離感官更遠而腳程更近的「西天」。

「中國需要深切思考印度」

事實上,近二、三十年以來,文化研究不再由歐美壟斷,其中關鍵的轉機緣自外邦學者,尤其是散落各國的印裔學者。印裔學者在「現代性」研究、都市研究、「後殖民」理論的創見甚至引領了西方近代思潮,成為西方新思潮的顯學;而在當代藝術領域,印度更是直接影響了近20年的國際趨向。相對而言,同樣作為文明古國的中國,卻對國際文化研究影響微薄。

如何提升中國文化研究的話語權?張頌仁表示,這次中印學者間的交流,正是要以當代前沿思潮促進中國學界的內部交流,重新評估學術形勢、刺激學術更興。除此以外,中、印兩國學者的對話,亦可加深對彼此的了解,逐步糾正中、印兩國學界的誤解與錯位。

「印中社會思想對話」策劃人、台灣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陳光興亦指出,中印兩國間的藝術、學術對話非常有必要。他表示,在整個20世紀的歷史進程中,亞洲各地的知識圈都是把眼睛往歐美看,所有事物的基本參照體系都是以歐美經驗為主,不僅使得分析視野窄化,更糟糕的是歐美的知識方式幾乎變成了唯一的典範。而歷史已經證明這套知識根本無法有效理解、把握與解釋我們自身的生存環境,只有透過亞洲不同區域知識圈的互動,進而使各地的歷史經驗成為彼此的參照點,多元轉化既有的參照坐標,才能夠創造出新的、更具解釋力的知識方式。而拋開其他歷史、文化的異同,在社會科學意義上,在世界上所有國家中,與中國最具可比性的就是印度。「作為中國緊鄰與久遠的故交,印度早就應該被中國關注,中國需要深切思考印度,親近印度是為了自明。」

從西天到中土

時間:即日起至12月20日

展場一:上海市南京西路128號一層(上海美術館對面)

展場二:南蘇州路79號和107號(外白渡橋南側)

展覽及講座詳情請查詢:

http://westheaven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