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出版
政治 — 空間 — 技術
民主 — 身體 — 文本
與世上許多地方一樣,自1990年代以來經歷全球化後,印度的政治生活進入了新時代。本叢書以蒙太奇方式,大膽拼貼該時期印度學者、藝術家、作家、活動家的文字與圖像作品,開展一場跨越不同政治立場的大辯論。
「人民」二字,貫穿全書文字與圖像:國家敘事將「人民」抽象化,使人民淪為生命政治技術下的國家資產,變成有求於人的受害者/受益者;語言、... more
出版社:
Tulika Books
出版时间:
2022.09
ISBN:
978-81-947175-8-4
The Vanishing Point: Moving Images After Video (volume 3 in the India Since the 90s series) tracks the fugitive afterlife of the moving image ever since the proclaimed death of celluloid film. At... more
出版社:
Tulika Books
出版时间:
2021.11
ISBN:
978-81-945348-1-5
The Hunger of the Republic: Our Present in Retrospect (Volume 1 in the India Since the '90s series) is a text and visual assemblage. Across the 1990s and early 2000s, key concepts of democracy – of... more
出版社:
Tulika Books
出版时间:
2021.11
ISBN:
978-81-945348-2-2
Improvised Futures: Encountering the Body in Performance (Volume 2 in the India Since the 90s series) returns to the embodied subject in performance, from dance to street theatre, from occupy... more
出版社:
PARMA Recordings
出版时间:
2021.11
ISBN:
0885702112
西天中土“萨特赫-萨特赫:印度斯坦音乐交流与演出”项目的成果《RE/SEMBLANCE: SAATH-SAATH》双CD音乐专辑现已正式由美国PARMA Recordings出版,其数字音乐版本已在全球各大音乐平台上线。
本专辑是来自印度和中国的六位音乐家与一位粤语作词人间的独特合作,这一成果毫不辜负该项目的印地语标题Saath-Saath的含义,即"一起,一起"。专辑超越了边界和文化差异的局限... more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09
开本:
32
ISBN:
978-7-5520-2425-8
豆瓣链接:
《重塑民族主义: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读本》由文化研究学者特贾斯维莉·尼南贾纳撰写的导言及四篇长论文构成。特贾斯维莉是印度重要的女性主义理论家,她一直积极地为思考和研究印度社会问题提供理论武器和理论工具。在这本书里,她尝试总结印度在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文化经历,反思印度狭隘的大国世界观。她认为,印度与美国不同,作为第三世界中的大国,应该构建自己的民族认同方法。与此同时,... more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09
开本:
32
ISBN:
978-7-5520-2426-5
豆瓣链接:
《印度艺术的现代主义时刻:吉塔·卡普尔读本》由艺术批评家、策展人吉塔·卡普尔撰写的一篇导言和四篇长论文构成。吉塔注意到,过去几十年有关当代艺术的讨论,总是围绕“民族-现代”和“全球-本土”这些二元对立的概念展开。作者批判这种分析方法,倡导超越两分法去思考“共同生成的现代性”。作者通过分析近年来世界各地艺术展中的一些例子,结合自身的策展经历,描述了这种共同生成的艺术结构。在本书的后半部中,... more
出版社:
三辉图书/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17.07
开本:
32
ISBN:
9787100140676
本书主要选编了包括阿尔君·阿帕杜莱、拉纳吉特·古哈等当代印度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一批思想家的代表性研究论文,覆盖了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他们的研究是近几十年印度思想研究方面最突出的工作,既与过去的印度古典研究有联系,更与当下印度思想的发展有关,凸显 出印度独有的思想特征。
我相信,这些文章集结起来,将会给中文世界的读者带来对一个在过去三十年间,... more
出版社:
香港汉雅轩
出版时间:
2014.01
开本:
16
ISBN:
9789881620576
前言
“补时”是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的开幕展,也是两年前“西天中土”所启动的Raqs 为上海特别创作的计划。展览起源于2010 年Raqs 受“西天中土”之邀为中国观众创作艺术作品,并在2012 年4 月第一次来沪驻村。展览集合Raqs 媒体小组(印度新德里)的新近作品,聚焦于他们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时间与时间性的研究,并涵盖Raqs 从表演到装置、建筑组合、录像和摄影的多种实践。... more
出版社:
香港漢雅軒
出版时间:
2014.01
开本:
16
ISBN:
9789881620569
前言:遊走的前哨
張頌仁
「西天中土」中印兩地的交往是躲在大論述之下的小試驗。近十來年開始活動於國際展覽的亞洲藝術家互相發現,才約略認識到亞洲內部的當代文化現實,可是他們發現的亞洲基本是為西方展覽組織者挑選的亞洲。非西方的國際雙年展開門迎進世界之後,大家都發現亞洲其實互相並不了解。中印兩個大文明交往兩千年,近百年來倒退為遠方想像。中國民間還在思考佛教印度,... more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01
开本:
16
ISBN:
9787208115743
2010年第八届上海双年展中,阿希斯·南迪、帕沙·查特吉、霍米·巴巴等七位最具代表性的印度当代思想家应“西天中土”的邀请来华演讲,在上海美术馆和沪杭两地大学举办了十四场主题讲座和讨论,成功拉开了“西天中土”的序幕。此番“西天到中土:印中社会思想对话”系列被媒体誉为“自泰戈尔访华以来,印中知识界最重要的对话”。王晓明、陈光兴、王安忆、蔡翔等学者担任主持,陈传兴、汪晖、戴锦华、罗永生、... more
出版社:
萨拉·马哈拉吉读本
出版时间:
2013.11
开本:
32
ISBN:
9787208113824
学术圈评述萨拉•马哈拉吉的戏语是:艺术界用不上这么灵光的头脑,他研究的重心是在学院的规范之外寻找新思维方式,以艺术实践打开知识生产的界线,后殖民的全球境况和现代主义的越界思维被他放到共同建设意义的平台上。马哈拉吉谦称他的思想是洋泾浜印度教加佛教,那就是认可差异为基本,用谦容的道德介入变动不居的多元世界。
——张颂仁
*直白品评当代视觉艺术的经典作品 一场缤纷斑斓的超现实主义体验
*理查德... more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09
开本:
32
ISBN:
9787515507965
本书由Raqs媒体小组撰写,探讨关于时间的多重临时性的哲学问题,人与数字的关系,集体创作和联合策展,阐述当代世界中的劳动转型状况,并提出渗透的概念。而评论家梅蒂纳、博伊姆、内斯比特和陆兴华的文章分别对Raqs的项目和录像作品《敲打时间》《时间胶囊》《积累的资本》等进行分析解读。
豆瓣电子书试读地址:https://read.douban.com/ebook/2909204... more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08
开本:
32
ISBN:
9787208113831
印度裔英国作家V.S.奈保尔,非洲裔美国本土世界主义者、社会学家W.E.B.杜•波依斯,“无国界艺术家”,诗人艾德里安娜•里奇,著名的反殖民斗士、法国作家弗朗兹•法农,……在本辑读本收录的四篇文章中,分别涉及霍米•巴巴对上述这些在全球化时代拥有“混杂”身份认同的知名学者、群体及其作品的剖析,集中展现了霍米•巴巴所擅长的全球化及后殖民话语与文化批评。在“本土世界主义”的概念之下,霍米•... more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04
开本:
32
ISBN:
9787208107144
《历史意识与国族认同:杜赞奇读本》收录了五篇杜赞奇的代表性文章。其中,“复划符号:关帝的神话”一文,通过研究关帝神话的衰落和破灭过程、由清朝到共产主义革命的中国历史转型,揭示了在帝国政体中,神话与仪式作为一种交流手段的重要性;“中国与印度的现代性批评者”一文,通过将中国与印度的历史作对比,杜赞奇考察了另一种话语,在以现代性为导向的、西方的、启蒙主义的文明史语境之外,“小写”的文化及文明。尤其在“... more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04
开本:
32
ISBN:
9787208107120
在印度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在印度近现代民主制度的形成过程中,庶民阶层如何发挥了其自然而潜在的“政治性”作用?从《庶民研究》这一主题杂志的立意和相关研究出发,查卡拉巴提围绕上述主题,分别在本文集收录的五篇文章中展开详细论述。
目录:
作为机遇的滞后:庶民历史再研究
晚近民主制度中的博物馆
后殖民与历史的诡计:谁可以为“印度”的过去说话?
公共文化与历史的未来
现在何在?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01
开本:
32
ISBN:
9787208102514
在想像世界版图的“西方”时,尚有一个离感官更远而脚程更近的“西天”。
中国须要深切思考印度、亲近印度是为了自明。
脱胎于2010年上海双年展,由张颂仁、陈光兴、高士明主编的“从西天到中土:印度当代新思潮读本”,将眼光投向当代的亚州思想界,对话印度的批判知识圈,以中、英文双语对照的形式,分辑收录了印度当代思想界的杰出学者们的代表性文章。
这些学者大多具有双重甚至多重的文化身份,却仍扎根本国土壤,... more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01
开本:
32
ISBN:
9787208107137
《从西天到中土•印度当代新思潮读本•我们的现代性:帕沙•查特吉读本》收录了查特吉的五篇文章,“流行文化批判”、“我们的现代性”、“社群在东方”等;经由这些文章,可以了解查特吉所擅长的关于下列问题的批评、思考:流行文化在塑造大众对文化乃至社会、政治事件的认知方面的影响,现代社会的公共生活,以及亚洲各国内部不同社会阶层、群体的自我认知及其交往。
豆瓣试读地址:https://read.... more
出版社: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10
开本:
16
ISBN:
7208110018
六位杰出的亚洲思想者,剖析亚洲当下社会文化思想状况,与全球化与殖民/后殖民状态下的亚洲生存状态。
经济 民主 文明
穿透本地经验,为亚洲知识界寻找寻找自己的知识方式。
白乐晴 | PAIK Nak-chung(首尔)
生于1938 年,韩国最重要的思想者,现任《创作与批评》季刊总编辑、“韩半岛和平论坛”联合主席、韩国作家协会常务理事、首尔国立大学英语系名誉教授,以及“6·15... more
出版时间:
2012.09
有时候在想,
实验影像是什么?
影像创作必须是看起来像是很抽象的东西吗?
应该去敦煌看看,
去看一下那里伟大的壁画与雕塑,
去看一下那里人的生活,
闻一闻那里空气的味道。
只是我们,
忘记了自己的生活,
犹如无水之源,
学会独立思考,
学会坚持,
有限的知识或行走中的影像,
更是一段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more
《時•地•戲:印中當代藝術》是對「西天中土」項目的第一次當代藝術策展實踐的記錄和思考。2010年10月-12月間,在上海市中心的兩個非展覽的公共空間內,人們看到了來自印度和中國藝術家的裝置、影像和行為作品,這既是印度當代藝術家第一次將中國觀眾作為談話對象進行的創作,也是中國藝術家和知識精英藉此以印度為參照之下,對自身的反思與回應。這個展覽的策展和創作建築於對「現代性」的反思;其實現不僅為「... more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01
开本:
16
ISBN:
9787208103597
印度以“世界最大的电影生产国”而名闻天下。但并不广为了解的是这一事实对于次大陆的社会现实有着何种涵义。
本书题为“你不属于:印度电影的过去与未来”,配合一场由30多部电影组成的重要电影展映,以向观众展示印度电影的纷繁的实验面貌。当电影技术在20世纪之初与其令人振奋的“视觉暂留”(persisting vision)理论一起被发明之时,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样一种“视觉”... more
缘起
《从西天到中土》是一个综合的文化交流方案,由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和香港汉雅轩发起,梦周文教基金会资助研究,从学术思想和当代艺术两个角度去亲近印度,进行视觉文化和亚洲现代性的文化比较。读本中的学者于2010年秋的上海双年展期间陆续来华演讲;为了让听众进一步了解他们的思想,每位学者为我们精挑了这个选集,以中英双语出版。
当今的印度离我们既近且远,...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