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
开幕:2012年9月6日(周四) 15:00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二楼
(杭州南山路218号)
开幕讨论:“即兴的影像与有限的知识”
时间:2012年9月6日 (周四)16:30 – 18:00
地点:中国美术学院 跨媒体艺术学院二楼
讨论人:杨福东 高士明 实验影像工作室同学
项目策划:杨福东
项目执行:高芙雁 张健伶
展览策划:张健伶 刘毅 卢袁炯
艺术家:冯冰伊 韩婧 寇路阳 刘毅 卢袁炯 马海蛟 石印 夏木 徐卓君 袁可如 袁辉 张京华
主办:实验影像工作室/跨媒体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
支持:汉雅轩 西天中土
鸣谢:敦煌艺术研究院 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
有限的知识
或不连贯的知识的云团、混沌的知识、中间状态的知识……
朗西埃在《无知的教师》里提问:一个无知者如何教另一个无知者他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我想,也许这里教授的并不是知识,又或者怀着不同的知识理想,再或者,这里发生的不是教学,而是领会。
知识,曾经是episteme以共相世界为目标,当它进入拉丁文,成为scientia时,则预告了科学世界的到来,知识,就其自身,总无法抑制对普遍性和稳定性的追求。有限的知识是否可能?如何降临?
如何克制现代理论人的冲动,提高对不可思、不可议的容忍?对不可简化、不可通约的容忍?能否为一种不经中介的思考留出空间?
一个老问题:我们能直接把握、面对世界吗?拿出记忆、传说、身体、异见?但是我们已经被构造的如此之深,深陷预设之网,细致入微的成见确保潜意识里也没有犯错的机会。
既然我们无法假装纯真,或许需要某种集体型的工作,以刺激某种遭遇或者事件,使共识不断地处在松动与聚合的中间状态,使致密的知识平面鼓起水泡,这种云团式的集体总勾起我对伏尔泰小酒馆的想象,这里的遭遇和事件在于宣言还是翻开字典的时刻?
对于我来说,博尔赫斯所描写巴别图书馆带来的“奇特的幸福感”在于,纵然字母与符号穷尽所有的排列组合,无限的书架延伸出过去与未来所有的知识,在两本“正确的”书中间同时排列着无数的乱码。
那么,我们如何对既有的知识进行重新想象?就好像诗人与作家从马可·波罗的游记中获得启发时,他所记录的旅程已经变成了想象出来的,在别处的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