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米塔夫•高希
阿米塔夫•高希出生在加尔各答,童年在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度过。他曾在德里、牛津和亚历山大省读书,著有《理性环》《阴影线》《在古老的土地上》《在柬埔寨起舞》《加尔各答染色体》《玻璃宫殿》《饿潮》、朱鹭号三部曲《罂粟海、《烟河》、《烈火洪流》。
《理性环》于1990年获法国美第奇奖,《阴影线》于同年斩获两大印度奖项:印度挲诃德耶学院奖和安娜达奖。《加尔各答染色体》于1997年获得阿瑟• C.克拉克奖,《玻璃宫殿》于2001年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获得国际电子图书奖。《饿潮》于2005年一月获印度重要奖项——纵横书谜图书奖。他的小说《罂粟海》(2008)入围布克奖,并于2008年获得沃达丰书谜图书奖和印度广场金鹅毛笔奖。
阿米塔夫•高希的作品已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他曾担任瑞士洛迦诺电影节和威尼斯电影节(2001)的评委。他的文章发表在《纽约客》《新共和》和《纽约时报》上。他的文章被企鹅印度出版公司(《伊玛目和印度人》)和美国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出版(《纵火环境》)。
他曾在印度和美国多所大学执教,包括德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皇后学院、哈佛大学。2007年一月,他被印度总统授予印度最高荣誉“年度杰出人物奖”。2010年,他被纽约皇后学院和巴黎索邦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10年,阿米塔夫•高希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同获得丹•大卫奖。2011年,他于蒙特利尔在蓝色都市国际文学节上获国际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