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L

梁捷

admin 星期四, 06/08/2017 - 19:08 发布

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博士后,现执教于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经济思想,经济发展以及南亚、东南亚的区域研究,曾在澳大利亚、印度、新加坡等地进行学术研究,出版有《西方经济思想通识》《新中国人口思想研究》等著作。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LinFeng

admin 星期一, 11/07/2016 - 20:30 发布

Feng Lin specializes in clapper and drum, and he is currently a national-first class kunqu percussionist and the orchestra leader of Shanghai Kunqu Opera Troupe (SKOT). He receiv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from maestros Yu-pu Wang, Xin-hai Zhang, Lei Zhu, Xiao-ping Li and Geng-qi Wang. Lin has demonstrated his professional excellence in various full-scale productions and well-known kunqu excerpts performance, for which he was the leading percussionist and percussion design.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林峰

admin 星期一, 11/07/2016 - 20:29 发布

国家一级演奏员,司鼓。上海昆剧团乐队队长。师承王玉璞、张鑫海、朱雷、李小平及王根起等名师。基本功扎实,技巧娴熟,武戏刚劲有力,文戏抑扬顿挫,能准确地拿捏演员的心理。其鼓风深得听众喜爱,媒体更誉他为一名“以技艺保证主演的演出质量,技在艺而不在炫“的优秀鼓师。参与打击乐设计并担任主奏的大戏有《长生殿》、《牡丹亭》、《十五贯》《烂柯山》、《墙头马上》、《司马相如》、《钗钏记》、《蝴蝶梦》、《妙玉与宝玉》、《风筝误》、《烟锁宫楼》以及《川上吟》等,折子戏有《迎像哭像》、《拾画叫画》、《搜山打车》、《闻铃》及《雁荡山》等。其参与打击乐设计或主奏剧目曾多次获得全国大奖。亦曾担任《水磨不言》情景昆乐会之总策划,使音乐会成为上海昆剧团创团以来首次以情景乐形式在舞台上展现昆曲雅韵,获业内人士,学术界专家高度认可。2012年荣获中国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第五届昆剧艺术节优秀鼓师奖。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LiAn

admin 星期一, 11/07/2016 - 20:26 发布

An Li is a national first-class kunqu performer of Shanghai Kunqu Opera Troupe. Trained as a young male role, Li received professional training from kunqu maestro Zheng-ren Cai, Mei-ti Yue and Zhi-gang Zhou, etc. Li was a leading role in large-scale productions such as The Peony Pavilion, The Palace of Eternal Life, The Legend of the White Snake, The Jade Hairpin and The Last Bell of the Ming Dynasty. Over the years, Li has gained multiple awards on various national occasions. In 2013, he attained the Plum Performance Prize, the highest recognition for Chinese Opera performers.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黎安

admin 星期一, 11/07/2016 - 20:22 发布

国家一级演员,工小生。师承著名昆剧表演艺术家岳美缇、蔡正仁以及周志刚等名师。主演剧目有《湖楼》、《受吐》、《拾画叫画》、《闻铃》、《琴挑》、《断桥》、《百花赠剑》、《评雪辨踪》等。主演大戏有《景阳钟》、《伤逝》、《司马相如》、《牡丹亭》、《长生殿》、《占花魁》、《玉簪记》、《墙头马上》、《白蛇后传》、《贩马记》《龙凤衫》、《紫钗记》等多部大型剧目。曾获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全国昆剧优秀中青年演员评比展演 "促进昆剧艺术提名奖"、第十五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第四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榜首)、第五届中国昆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榜首)、第十届中国艺术节 "优秀表演奖"、上海文艺人才基金"优秀文艺人才奖"、2009年度上海"优秀文艺工作者奖"、 2014年上海市文艺家荣誉奖。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Lad Rutuja

admin 星期一, 11/07/2016 - 20:19 发布

五岁起接受其父母的音乐启蒙教育。后来她一直师从北印度Jaipur-Atrauli流派的重要传承者Gaanyogini Dhondutai Kulkarni直至其于2014年过世。她也在Shri Sudhir Nayak门下学习过印度手风琴,目前在Ashwini bhide Deshpande博士门下接受指导。她在孟买大学DMCC和SNDT女子大学青年音乐节等古典与半古典音乐竞赛中获得诸多奖项,参与了马拉地地区的选秀节目Sa Re Ga Ma Pa第七季并获得前六名。她在SNDT女子大学获得音乐硕士学位,并在一些享有声望的音乐机构中进行过演出,DMCC、Bhavans文化中心、Hridayesh艺术中心、INT Aditya Birla演艺中心等等。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李振华

admin 星期一, 08/12/2013 - 10:57 发布

1996年开始从事艺术工作,涉及展览策划、艺术创作和项目管理领域,现担任瑞士保罗克利美术馆夏日学院推荐人(2010年至今),瑞士Prix Pictet摄影节推荐人(2010年至今),2014年将担任英国巴比肯中心(Barbican Centre)国际展览《数字革命》(digital revolution)的顾问和推荐人。

曾主持编撰的艺术家个人出版物有:《颜磊:我喜欢做的》(2012 年卡塞尔文献展出版物)、《胡介鸣:一分钟的一百年》(2010年)、《冯梦波:西游记》(2010 年)、《杨福东:离信之雾》(2009 年)等。出版有个人艺术评论文集《文本》(2013)。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林其蔚

admin 星期二, 07/09/2013 - 14:56 发布

林其蔚,1971年出生於台灣台北。曾於輔仁大學習法文,國立藝術學院習傳統藝術、民俗田野,法國當代藝術工作室習新媒體創作。1992年開始繪畫、行為、聲音、影像創作發表,2012年發表《超越聲音藝術-前衛主義、聲音機器、聽覺現代性》一書。
 
林其蔚參與的展覽包括:「重新發電」第九屆上海雙年展,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2012;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市民中心,深圳,2009;「不可思議之恐怖騷音」,其玟畫廊,台北,2006;「疆界」,市立台北美術館,台北,2006;「迷彩森林」,愛之湖公園,布魯日,2002;「迷你藝術展」,菝粹畫廊,台北,1993。
 
目前,林其蔚在北京工作與生活。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梁日明

admin 星期四, 02/28/2013 - 15:45 发布

梁日明 是另类法律论坛(ALF)的发起人之一,这是一个热衷于社会-法律事件的律师团体。他的研究兴趣在法律与文化的交叉点。目前他在写作一本谈论法律、正义与电影的书,在过去曾在版权与审查领域从事过法律与电影的交叉工作。他是专著《性、法律与录影带:公众在看》一书的作者,并发表过数篇关于法律与电影的文章。梁日明曾任哥伦比亚大学的富布莱特访问学者。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拉贾德雅克萨,阿希什

admin 星期四, 02/28/2013 - 15:23 发布

阿希什•拉贾德雅克萨是一位电影史学家和间歇性的艺术策展人,著有《印度电影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of Indian Cinema,2011)(与保罗•威尔曼合著),《胶片时代的印度电影:从宝来坞到紧急状态》 (Indian Cinema in the Time of Celluloid:From Bollywood to the Emergency,2009)等。他(和吉塔·卡普尔)联合策划了“世纪之城:现代大都会的艺术与文化”中的“Bombay/Mumbai 1992-2001”单元(2001),西天中土项目“你不属于:印度电影的过去与未来”四城放映(2011),第四届广州三年展中“电影的记忆”(2011),在印度斋普尔的JKK艺术中心策划了展览“很深的表面:曼尼·考尔”和“蓝博·卡勒卡:电影和录像之间”(2017)。2011年他为西天中土项目编辑了《你不属于:印度电影的过去与未来》(2011年,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为中国几十年来第一本关于印度电影的评论文集。2019年,他的《印度电影简史》中文版(海南出版社)也出版问世。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罗永生

admin 星期四, 02/28/2013 - 11:57 发布

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副教授,著有 《Collaborative Colonial Power. The Making of the Hong Kong Chinese》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殖民无间道》(牛津大学出版社),编着《谁的城市》(牛津大学出版社)、《文化研究与文化教育》 (进一步出版社),编译《解殖与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其他论文散见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Positions. East Asia Cultures Critique等。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刘大鸿

admin 星期二, 01/22/2013 - 21:13 发布

1962年出生于山东青岛。

198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

后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美术系至今。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陆兴华

admin 星期二, 01/22/2013 - 19:34 发布

陆兴华,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国哲学方面的研究,主要兴趣是法国激进政治哲学,一直向汉语学术界介绍德里达、巴迪厄、朗西埃的激进政治理论。其写作兼及艺术、政治和哲学三方面。他最近的著作《哲学当务之急》(2009年)深入阐发了激进法国政治思想对于正在到来的中国新政治的启发意义。他目前正在写作一本讨论巴迪厄、齐泽克和阿甘本的激进政治理论立场的书。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刘韡

admin 星期二, 01/22/2013 - 15:08 发布

作為當今在中國工作的最有趣的年輕一代藝術家之一,1972年出生於北京的劉韡借助於由雕塑、攝影、影像裝置和繪畫等範疇的眾多媒介所構建的為他所操控的風景,來質問傳統和現代生活權力的問題。劉韡之有趣在於:他經常將過去的作品作為原材料,不斷重塑自己的作品。

這種方法在他雄心勃勃的雕塑裝置項目「僅僅是一個錯誤」中得以展現,2009年開始,在「長征計劃——胡志明小道」中實施第一次展出,藝術家試圖解決一系列「錯誤」 ——既是空間的不完美,也是藝術實驗和來自他的工作室的被解構的物件——其結果是一座六米高、嵌入地下兩米多深的迷宮般的結構。該作品的第二種呈現形式是一座高七米的、由廢棄的門扇和門框組成的複雜結構,它在三個大型展覽的過程中被一再重建、壓縮和補充。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Subscribe to RSS -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