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项城
胡项城1977年毕业中国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1978年开始,他在西藏大学艺术系任教达三年,感受到了西藏的精神和物质世界不可分割的另类境界。1986年胡项城旅居日本,从事当代艺术、民间工艺学、造型学的研究,90年代初,胡项城参与了上海双年展的创立,不久,就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南部非洲艺术创作和游历考察活动。
从上海到西藏,到东京,到非洲,到纽约,到巴黎,还有中国的乡村等等地方,胡项城以居住者,而非旅游者的身份进行深入的文化艺术活动,提出了不同地域的当代艺术家应当有不同的任务,当代艺术家介入社会不应当仅仅停留在提出问题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应当积极参与和寻找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
自2000年起,胡项城回到中国,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并积极倡导和提升乡村文明水平。在上海郊区的金泽、青浦、朱家角等地,他进行了基于大量社会调查的重建社会生活的个案实践,从融入老街的铺路到运用营造法式修复的建筑物,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整理到我们睿智的祖先创立的华夏民族节日的复兴,涉及建筑、空间、器物与仪式等全部生活内容。以这些个案为出发点,他希望重新建立完整的东方人的生活系统,一个有礼、有度、有情、有义的生活世界。
胡项城参加过的部分联展包括意大利威尼斯国际开放雕塑展(2004年),日本横浜三年展“建筑违章”(2005年),在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的“显微境-观:中国当代艺术展”(2007年)和圣保罗双年展(2008年);他最近举办的个展包括在上海美术馆举办的“陌生者的行程”(2008年)和上海沪申画廊个展“出神入神”(2010年)。
作为策展人,他曾参加台北市立美术馆的展览“中国空间里的现代艺术:黄盒子”,他也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非洲联合馆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