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这里

X

徐杰

admin 星期四, 06/08/2017 - 19:09 发布

徐杰,生于1982年,现生活工作于上海。2008年硕士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
2012年获约翰•莫尔艺术评论奖大奖,并在2013年在上午艺术空间举办个展《世界观》。
2015年他策划了现实问题——纪实影像研究系列活动。他通过策划中国独立纪录片《现实问题》的系列活动,进一步认识到“何为现实”,进而思考什么才是历史的材料。面对着波澜壮阔、荡人心旌的中国近现代史,我们将从何处入手?获得有意义的终结与认识?可能纪录片犹如一个民族的秘史,他的进一步工作将继续从具体的现实问题展开,对纪录片与非虚构的历史写作展开,进一步可能地推动这愈加边缘的工作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小白

admin 星期四, 06/08/2017 - 19:04 发布

小白,上海作家。从2005年起从事随笔创作,刊发于《万象》、《读书》、《书城》、《读库》、《东方早报》《上海一周》、《南方都市报》等国内多家报刊上,2008年3月出版第一部文集《好色的哈姆莱特》(人民文学出版社)。从2007年起同时从事小说写作,第一部长篇《局点》发表在《收获》增刊2008年春夏卷上。2009年出版单行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在《收获》增刊发表第二部长篇小说《租界》(上海作协签约项目)。2011年3月,《租界》出版单行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租界》在国内外文坛均引起热烈反响,入选“小说引力——华文国际互联平台”选出的“华文二十部长篇小说”之一,陆续售出英、美、法、德、意、泰等多国版权,英文版创下近年国内原创作品海外版权销售的最高记录,在“走出去”的市场推广中成为突出案例。2014年出版中篇《特工徐向璧》,获得第十届上海文学奖。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夏尔马,苏拉比

admin 星期四, 02/28/2013 - 16:18 发布

苏拉比•夏尔马是一位独立电影人。她曾在印度电影电视学院学习电影导演,并于2001年拍摄了她的第一部电影。她的电影曾在各种国际电影节放映,并在尼泊尔南亚电影节、巴基斯坦卡拉奇电影节、阿根廷三大洲电影节、印度纪录片制作人协会的评选,以及希腊生态电影国际电影节中获奖。

她的电影主题包括音乐与身份、劳动与全球化以及女性健康。她还编写剧本,导演电视电影与教育影片,并在印度的一些学校的电影系担任客座讲师。目前,她在拍摄一部以迁移、音乐与手机为主题的长纪录片。

她的电影包括《加哈吉音乐:加勒比的印度》,有关从加勒比音乐中观察到的种族、性别与身份问题;《龟人》,关于一个渔村为保护当地自然资源展开的抗争;《在缝纫机的喧闹之上》,描绘班加罗尔服装业女性的生活;《妊娠、处方与协议》,记录了古吉拉特邦南部部落中一家医院推行的一个出色的社区健康计划,以及《发自一个全球城市的笔记》,追踪了班加罗尔服装工人建立的一个风雨飘摇但是举足轻重的工会的工作。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谢克,尼丽玛

admin 星期二, 01/22/2013 - 21:00 发布

艺术史,特别是亚洲的绘画传统,吸引着尼丽玛·谢克(Nilima Sheikh)找到能够承载她兴趣的材料,肌理和形式,鼓励她发展出自己的语言来扩充前现代艺术史中的词汇。无论是在1970和80年代时期,绘画她的家和孩子们的成长环境,还是在讨论“嫁妆死”(译注:指在印度,新娘出嫁时,因为女方嫁妆不足或男方图财害命而发生命案)这一议题时,用串行开本的形式讲述一个年轻印度女子如何死于她丈夫家庭的贪婪,尼丽玛一直在寻觅一种不一样的讲述方式。而后她进一步通过对文本和表演形式的平行使用,来支持她的创作。她为儿童创作插图集和书籍,为戏剧做布景,并让这些经历渗入到她的作品中:有时是在纸上小幅的细密画作品,有时则是舞台幕布大小、正反两面的油画。她一直在通过民间传说、口头诗歌、当代历史的注脚以及现实生活的经验来探寻女性命运的多变因素。

过去十年,尼丽玛将自己与克什米尔的历史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她以克什米尔为主题的作品中,历史文本与中世纪诗歌相触碰,来自/关于克什米尔的民间传说与当代文学相碰撞;其视觉参照物则来自南亚、喜马拉雅、波斯、土耳其,甚至前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从这种探索中所呈现出的是一系列的纸上作品,一套九幅自由悬挂起来的卷轴油画,整体命名为“每晚都让克什米尔出现在你梦中”。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谢克,古兰穆罕默德

admin 星期二, 01/22/2013 - 20:57 发布

古兰穆罕默德·谢克(Gulammohammed Sheikh)出生于1937年,是一名艺术家,作家和教育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引领着同历史先驱的交融和在艺术实践中的社会政治投入。作为印度巴罗达萨亚基劳王公大学教授艺术史和绘画老师,他通过参加众多的艺术家驻留项目和大量的出版,对更新印度和国际背景下对艺术教学中的跨文化主题的认识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博帕尔立法院内关于16世纪诗人卡比尔的壁画,一系列手绘的和数码制作的折页书,以及有多扇门的木制手绘“神龛”——龛上的绘画通过善政史和诸如联碳公司这样的环境灾难,讲述着印度的过去和现在。折页书和神龛从多个方向上对观看者敞开,以让他们进入和干预这项叙事化描绘。通过在当代背景下使用传统的印度语言和锡耶纳绘画,他试图为我们这个时代发展出一种属于个人的词汇。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许江

admin 星期二, 01/22/2013 - 19:52 发布

许江1955年出生于福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专门委员。许多年来,许江总是以多重的身份和形象出现在众人视野之中。他是艺术界重要的学术组织者,长期担任上海国际双年展的艺委会主任,组织与策划当代艺术的重大展览,名列英国权威杂志Art Review评选的“国际艺坛最具影响力的100位权威人士”。他是一位教育家,作为中国美术学院的院长,他秉承中国美术学院的历史文脉和精神传统,以及锐意进取而又宽容谦和的学术风范,坚持时代创新精神,明确提出当代文化境遇下“多元互动、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他吸纳各种学术和新兴资源,不断改良艺术教育的知识结构,在艺术教育领域积极推动并努力饯行种种构想和改革,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绩斐然。他也是博学深思的写作者和言说者,出版了《一米的守望》、《视觉那城》等一系列文集,对当代艺术与文化征候做出缜密的分析研究,深刻辨析当今艺术的焦点话题和重要现象。

Chinese, Simplified(简体中文)
Subscribe to RSS - X